首页

夫妻主视频在线观看

时间:2025-05-28 06:43:11 作者:造成今年沙尘天气较多的原因有哪些?生态环境部解读 浏览量:12205

  中新网泉州9月26日电 (吴冠标)26日,第五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大会在福建泉州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100多位学者、嘉宾就“谱牒”“家书”两个主题展开交流与讨论,共话两岸一家亲。

  本次大会由主旨发言和“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两岸家书的新时代作用”两个分论坛专题研讨组成,共收到学术论文113篇,经评审遴选71篇,其中台籍学者论文25篇。

26日,第五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大会在福建泉州举办。 吴冠标 摄

  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黄清贤在主旨发言中指出,闽台谱牒文化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点,两岸可以更好地开展台湾同胞回到大陆寻根谒祖相关活动,增强台湾同胞对大陆的宗族与民族认同,扩大社会人文交流合作,促进文化领域融合发展,进而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谱牒文化让两岸人民有更多的情感连结。”金门大学副教授刘灯钟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谱牒生动展现出了两岸间的血缘与历史文化联系,通过两岸谱牒文化的交流、研究、展示,相信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台湾同胞返乡寻亲,与自己祖先生活过的土地产生连结。

  此外,活动现场还举办了涉台资料捐赠仪式,来自海内外的嘉宾向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捐赠涉台谱牒12册、两岸家书167封,古籍、照片、证书等100多份涉台资料以及神像、瓷盘、工艺品等10多件实物。

26日,第五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大会现场举办了涉台资料捐赠仪式。 吴冠标 摄

  捐赠了8册涉台谱牒的台胞王桂明对“寻根”十分执着。王桂明的家族祖籍地在泉州安溪,由于种种原因,家中族谱被损毁,相关资料记载不清,他受爷爷嘱托走上了族谱对接之路,至今犹未止步。

  这些年来,王桂明走遍台湾大大小小的王氏宗祠,也曾多次探访安溪,寻找自己的根脉,以期族谱对接,却一直未能如愿。“值得一提的是,我没找到自己的‘根’,却意外促成不少台湾宗亲来到大陆寻根谒祖,完成族谱对接。这次我捐出这些谱牒,正是为了帮助更多台湾同胞找到祖先,促进两岸民间交流,也希望能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祖先。”

  据悉,此次大会由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省档案馆指导,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27日,与会两岸嘉宾学者将走进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新版《闽台缘》主题展览、《乡土闽台》专题展、《骨肉天亲血脉相连——海峡两岸家书特展》等。(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自然资源部:近十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75.88亿元

2021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的《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公共场所母婴设施配置率达到80%以上。现实中,工作场所母婴室数量不足,仍是掣肘母乳喂养的因素之一。《2022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仅有10.1%的女性员工所在企业提供母婴室、哺乳室等设施,致使部分职场妈妈或为“泵奶”打游击,或无奈放弃母乳喂养。

“人权法律保障的中国经验”主题边会在日内瓦举行

突然,他的右前方出现了一辆红色大货车。他以为智能辅助驾驶模式会选择正常超车,但在距离大货车三四十米时,车辆仍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朝着卡车的方向开过去,此时,智能辅助驾驶模式才提示说“请立刻手打方向盘”。原本略带蒙眬睡意的他瞬间清醒,马上脚踩刹车同时向左转弯回到左侧道路。

两岸学子分享心得:春暖花开时节内心倍加温暖

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对于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放在第一位,坚持最小干预原则,既避免过度开发,又杜绝拆真建假。在开发利用时,务必做到精细化改造,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下好绣花功夫,力争在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与现代实现有机融合。先保护好,再利用好,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才能永续。

从机关大楼到田间地头,只为了肩上的责任

本报讯(记者王瑶琦 柴嵘)中国疾控中心日前发布提示,近期诺如病毒疫情多发,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加强传染病管理,做好诺如病毒疫情防控准备。

民营经济代表人士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 石泰峰出席并讲话

据不完全统计,从成立到今年3月底,“帮侬修”服务社已上门服务10380次,回访满意率达100%。“没想到住在农村,也能享受这样实惠贴心的物业服务!”有村民感慨道。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